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打造主题舞台剧《常青》 让穆青精神常青

发稿时间:2025-01-09 06:4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穆青,青春的青。”这是由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红色原创舞台剧《常青》里的一句台词。

  台词虽短,却铿锵有力。

  日前,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联合河南日报举办“记者之家”大学堂全国青年骨干记者强“四力”——“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解析培训班,参训的300多名记者学员在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大礼堂观看该剧。在舞台上,由青年学生饰演的穆青与焦裕禄终于“同框”了。

  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穆青是谁?”上大学前,来自山西的00后小伙李杰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李杰是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2022级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此前,他从未演过舞台剧。

  “上台演出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得知学校要排演相关剧目,李杰积极报名,希望能够“挑战自我”。

  该舞台剧的导演是该校教师李爽。李爽告诉李杰,劳动英雄赵占魁、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植树模范潘从正、农民科学家吴吉昌、“铁人”王进喜……作为一名记者,穆青的每一篇报道几乎都成为中国新闻界的范文。

  “穆青是新闻绕不开的人物。学习穆青,对于融媒学院的学子来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李爽说,如何把穆青精神更加鲜活、直观地呈现给学生,成为她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年前,她决定以排演舞台剧的形式,把穆青的故事呈现给学生们。

  为此,李爽在图书馆、博物馆等查阅大量资料。该舞台剧以穆青跨时空的回忆徐徐展开,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穆青数十年如一日深入群众、扎根群众的新闻从业经历,再现穆青从热血青年成长为人民记者的心路历程。

  为了让舞台剧更有“思政味”,李爽设计的第一幕就是穆青走上革命道路并光荣入党的故事。李爽考虑到,焦裕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而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也是穆青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能在舞台剧中再现当时的采访场景,效果一定棒极了!”李爽结合思政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写一幕、排一幕”的做法。一边写剧本、一边选演员、一边排练……李杰就是舞台剧中焦裕禄的扮演者。

  为了演好相关角色,李杰仔细研读《穆青传》《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作品,细细揣摩剧本与人物形象。每次排练前,他都会学着照片里焦裕禄的样子,双手叉腰,凝视良久。一边酝酿感情,一边在心中默背台词,让自己更快地“进入状态”。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与李杰同台演出的是小他一届的学妹程晓晴。程晓晴在剧中饰演青年记者和被穆青采访的兰考农村妇女。

  角色很小,下的功夫却不小。从2024年1月开始排练,到公开首演,程晓晴准备了300多天。

  每当定点打光打到自己身上时,程晓晴总是感觉手心冒汗。看出她的紧张后,李杰总是以饱满的情绪,大声喊出他的台词,“只要齐心,就能让人力胜天!”这句铿锵有力的台词总是能让程晓晴克服紧张,进入状态。

  “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焦书记带领乡亲种树、抢收粮食,创造了那么多奇迹,就是因为心齐。我们团队心齐,也一定能演好这部剧。”参演《常青》后,程晓晴的人生目标也发生转变。她本来想选择一份舒适稳定的工作。如今,她也希望像穆青一样,做一名深耕大地的新闻工作者。

  “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穆青先生用一生新闻实践告诉我们,艰苦的地方能找到最有生命力的新闻。”程晓晴说。

  李爽敏锐注意到,一幕幕话剧中,大量的时间都是同学们在“做动作、说台词、按剧本对戏”。如果能在舞台剧中加入舞蹈等演出形式,则更能引人入胜。

  可舞蹈演员去哪里找呢?李爽开始让学生们在校内“网罗人才”。最终,学习编导专业的河南姑娘胡璟进入李爽的视线。胡璟自幼学习民族舞,“功底深厚”。但当时,胡璟面临升学、考研的压力。李爽也不知道,胡璟究竟能不能腾出时间来排练。

  让李爽没想到的是,胡璟看过剧本后,二话没说就把舞蹈表演的工作接下来了。“穆青是新闻专业的前辈和骄傲,能够参与《常青》的演出,是我的骄傲。”

  为了不影响正常复习,胡璟抽出时间比较宽裕的周四和周末排练舞蹈。她不仅自己将动作排练得滚瓜烂熟,还教会了十几个同学。最终,这10多名学生登台演出的舞蹈也成为该舞台剧的一个“小亮点”。

  该校大四学生琚帅面临毕业后的人生选择问题。观看《常青》以后,他在穆青、焦裕禄等故事上,收获良多。“现在,我很坚定地选择自己的专业。向穆青学习,热爱自己的专业,扎根基层群众,发光发热!”

  琚帅也对“四力”有了学习和理解,“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这背后,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聚焦群众、聚焦基层、聚焦热点的奉献和担当。”

  穆青精神何以常青

  为了更好地了解人物,2023级播音主持专业的河南小伙牛崇宇经常请教学长张瑞。

  大三学生张瑞对穆青有着特殊的情感。张瑞来自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他的姥爷在扶沟县政府工作时曾与穆青有过工作交流。和穆青的交流在老人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也让穆青成为张瑞心中的那个和蔼可亲的“记者爷爷”。

  张瑞谈到,姥爷讲穆青,总是先说他那双沾满泥土的旧布鞋。他是一位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老人,和农民一起端着碗在田地吃饭,一起聊家常……

  通过排练舞台剧,穆青精神已经在牛崇宇等几十位学子的心中扎根、生长。

  2024年11月27日演出当晚,学生们的表演用真挚的情感、跌宕的剧情、精彩的对白和逼真的舞台效果征服了观众。

  表演结束后,河南手机报融媒体中心副总监周志武的掌声持续了很久。

  “观剧过程中,演员们与观众们进行互动,让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个火红的年代。这是一场生动的现场教学,让我深受触动,收获颇丰。”他说。

  “《常青》告诉我们:眼朝群众看,脚往基层迈,心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培训交流处的商艳青表示,将穆青为主题的话剧和摄影展放在传媒特色高校,可以鼓励更多传媒类学子投入到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当中,具有重要的传承和教育意义。此外,将穆青主题展作为培训班的现场教学课和实践体验课,不仅让学员们学习到了穆青的新闻主张和实践,也激励青年骨干记者继承和发扬穆青精神。

  “穆青、焦裕禄青年时期的故事非常容易打动大学生。”该校融媒学院院长郭琳媛说,他们参演剧目、担当讲解员或是自己讲思政课,都会在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专业素养也会在实践中提升,这就是“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对于特殊的“思政课”如何延续下去,李爽有着自己的计划,在校内,舞台剧演员要定期轮换,争取让更多青年学子有上台体验的机会,通过排演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获得感,让思政“润物无声”。在校外,李爽也计划联系河南省内外高校的相关专业师生,“依托各大高校的新闻师生,让《常青》更有生命力!”

  她希望未来可以通过高校之间的合作,让不同学校的学子“共演一台戏、共看一台戏、共同感受思政舞台剧的魅力”。

原标题:让穆青精神常青
责任编辑:白珂嘉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