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教育 >>  正文

南京工业大学:在科产教融合中“培种育苗”

发稿时间:2024-12-19 07:4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

  得知江苏镇江的一家材料公司正需要一种性能更高、性价比更好的陶瓷材料来做化工设备零部件时,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学生张羽杰十分激动,他们的产品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大三时,张羽杰和团队成员带着他们的金属有机凝胶合成等3项技术和国产高端精控化高熵陶瓷粉体及生产工艺,前往这家材料公司“投石问路”。

  合作一年多以来,该公司生产实现降本增效。这给张羽杰注入了强心剂:“这让我有了进一步坚持下去的动力。我还想把这个项目做得更好,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

  近日,张羽杰团队凭借“精瓷成器——国产高端精控化高熵陶瓷材料破壁者”项目,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全国总决赛金奖。在学校支持下,该团队现已顺利注册公司。

  张羽杰团队的故事是南工大在科产教融合中“培种育苗”的缩影。

  “学校将产学研合作优势迁移赋能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科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工科人才的新模式。”南工大党委书记芮鸿岩说,“一方面,我们把科研成果、产业真题嵌入教学,打造学生争当国之大才的‘匠心’;另一方面,把课程从教室延伸到工厂、车间,锻造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笃心’。”

  在南工大校园里,化工2003班的成绩单相当亮眼:全班32人,一半升学,一半就业。就业者中,相当一部分人收到了好几家单位递来的“橄榄枝”。现就职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的李志强认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除了该专业是学校王牌专业,跟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有很大关系。

  “我们重视课程设置,致力于打造一流课程。”该校教务处处长陆春华介绍,学校坚持以招生、培养推进就业,逐步形成“吸纳企业新技术、制定专业新标准、开发课程新资源”的课程建设路径,实现产业链和专业群深度耦合。目前,该校联合企业构建“绿色、智能、创新”三大课程模块,改革产教融合型课程184门。

  “我们合作的企业相当一部分是从事绿色化工、智能制造、新材料行业的,这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载体。”该校教学评估处处长居沈贵介绍,学校开展融合式教学,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岗位适用性。

  此外,该校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比如,该校乔旭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项目“不同工况反应与蒸馏集成技术及在化工中间体生产中的应用”等科技成果,已被纳入课堂教学。据该校科研院院长姜岷介绍,从2016年至今,该校已有27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融入科技成果。

  为使学生丰富专业认知,谋划未来就业,该校还与多个龙头企业联合开展工科人才“靶向”培养。在给大三学生开设的“土木工程施工”课堂上,来自中建二局的总工程师苏宪新带来了南京上坊保障房项目的案例,这是全国首栋高层全预制建筑。学生普遍反映,这样的课堂把生涩的理论形象化,促进了知识更好的消化吸收。

  “在企业调研中发现科研真命题,在实战训练中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该校副校长陆伟东介绍,学校30%以上的实践课程从教室延伸至企业车间,学生全部进入生产企业一线开展真场景工程实训。该校联合产业、企业和政府,建设15个“国家-省-校”三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

  2013年以来,该校学生完成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万余项,在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1.5万余项。教师创办150多家学科型公司和10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带领学生研究真问题、设计真项目,体验创业全过程。

  朱琳 杨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责任编辑:任洁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