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首页>>新闻 > 即时新闻 >>  正文

6个国家58位学者探讨“艺术与人类未来”

发稿时间:2022-11-15 15:3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蒋肖斌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1月9日至1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国际艺术理论研究学术论坛:艺术与人类未来”在北京举办。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艺术与人类未来”,分为艺术历史及理论的新视角与新方法、艺术与人类未来生活、艺术与科技发展、文化遗产和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艺术传播与媒介融合等5个单元展开,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6个国家的58位学者演讲。

  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指出,21世纪的艺术需要我们对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进行深刻反思,运用现代意识对于传统文化进行观照和超越。未来在创建中国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时候,中国传统艺术理论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重要的基础。

  美国达拉斯得州大学教授顾明栋介绍,在艺术哲学的比较研究中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尽善尽美”的艺术,侧重将“善”寓于“美”中;而西方传统文化更强调“说教”和“娱乐”并重,实现“真”与“美”的统一。东西方对审美概念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审美取向,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早期对音乐的道德价值有着深刻理解。

  日本神奈川大学教授周星认为,中国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程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变,引发了深刻的“生活革命”。生活的变化使民俗学的关注对象也发生改变,日常与非日常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民俗被“审美化”,唤起了国民的乡愁,民俗艺术获得了新生的机会。

  新加坡莱弗士音乐学院教授蔡曙鹏说,使用新媒体和新技术,能够推广传统艺术,创造文化碰撞和交流互鉴的机会,但传承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也被渐渐淡化。南华潮剧社等新加坡传统戏曲团体,积极应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潮流,开展跨界合作,在坚守中重塑传统。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廷信说,在当今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新时代,从理论上思考艺术与人类未来之间的关系,是从未来视角反思历史、审视现实、展望未来的最佳时机。

  中国传媒大学校长张树庭表示,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逐步建立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艺术理论研究网络,共创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美好未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供图)

原标题:6个国家58位学者探讨“艺术与人类未来”
责任编辑:白珂嘉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