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惠(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世界,不仅仅是要“回到马克思”,原原本本地读原著、悟原理,还要“重解马克思”,根据已经变化的时代背景,思考和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因此,我会与生活紧密结合、与时代紧密结合,以解决问题为推手,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走访调研的方式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
兰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直面学生的困惑与问题,必须要做到深入浅出,让知识的密度、深度、高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牛子牛(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讲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具现实感、时代感的哲学,研究的是现实生活问题,要在生活中“亲证”。也许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马克思时刻”,多年前死记硬背的一句马克思名言突然击中了当下的生活体验,让人大呼绝妙。学生要留意这样的时刻,教师也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激发这样的时刻。
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引领青年成长,但目前有一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遥不可及”“不接地气”等误解。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青春困惑?近日,本报约请了3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聊聊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成长。
---------------
主持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对话嘉宾:
兰洋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家惠 青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牛子牛 南开大学哲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讲师
主持人:在您的教学中,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或思政课的印象是怎样的?
张家惠:最近几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初始印象往往还不错。这得益于这些年持续不断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取得的重大成效,有不少学生认为思政课授课内容丰富,可以开阔眼界。不过,从大一到大三的课程一路上下来,很多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又会发生改变,比如:学术性和专业性的内容晦涩难懂,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接受度呈现非常鲜明的分化趋势,“听不懂还不如不听”逐渐演变成某些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其实,大多数学生对思政课怀有期待,他们希望能在课堂里找寻自我发展和时代发展的答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课堂难以做到契合教学重难点、学生疑惑点和社会热点,因此“不接地气”的问题显得比较突出。
牛子牛:我在哲学院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课程,感觉到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初始印象有三个特点。第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广义的哲学理解为一套意识形态合法性论证系统。但哲学首先是追问、是批判,是承认多种意见都有可能是有道理的,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与辩驳去接近最好的意见。所以,哲学课程面临的第一个难题是如何让学生摆脱刻板印象,真正进入哲学的工作方式。第二,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停留于教科书的原理化体系,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有的深度和广度,不熟悉它的思想史纵深和历史语境。不了解哲学史,就不了解马克思主义试图回答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还有哪些可能的答案,进而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答案好在哪里。第三,除了相关专业的学生外,大多数学生缺乏比较视野,难以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特殊性、合理性。大家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辩证地看待问题”等马克思主义公式解释社会历史问题信手拈来,但这些耳熟能详的理论反而阻碍了年轻大学生认真反思理论的深刻性,尤其是把这些理论与其他社会理论置于对话和比较的视野中,互通有无、取长补短。
兰洋: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遇到三种情况。一是,有的同学将思政课视作“专业课”之外的负担,认为思政课“没什么用”,将其“打入另册”。二是,有的同学对思政课有一定的兴趣,他们掌握了一些名词或者概念,却对其思想内涵和来龙去脉不甚熟悉,甚至产生误解。三是,有的同学在课堂上听得很认真,但课后反馈“道理听了一堆,却依旧过不好大学生活”,认为思政课的大道理“远在天边”,和自己的现实需要没有关系。总结起来,要直面学生的这些困惑与问题,必须要做到深入浅出,让知识的密度、深度、高度“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要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主持人:高校思政课堂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阵地,您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张家惠:思政课是一门集严肃政治性、深刻思想性、鲜明时代性、广博知识性于一体的课程,其教学体系构建本身就既要符合教学目标的政治性,又要赋予教学内容时代性和教学主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本中的知识可以走进现实并在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升课堂理论知识的说服力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在讲“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最直观的就是和学生们探讨城市治理的话题,我会提前让学生针对一些城市治理问题寻求政治参与,比如有人发现学校门口公共道路的违章占道现象、有人提出小区楼道堆积梳理方案等,大家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拨打12345热线、各区接诉即办的微信公众号、市长信箱等)真正投身城市治理最基层的环节。
牛子牛: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具时代性、现实性的哲学,它关注的问题也是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时代与马克思的时代固然有相似,更有差别,仓促地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公式概括我们的时代,容易抽象掉这个时代的特殊性。因此,高校教师有必要在一般的、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原理基础上,开展具有当代特性的具体化。比如,我会用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分析今天的“就业难”等问题,着重剖析当代劳动领域与19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差别;用马克思的技术理论分析今天的新科技、新业态,着重阐释当代技术革命与当代经济结构的深层联系。
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切中当代现实的最好方式并不是“赶时髦”,而是“想点大事”,考虑中国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我们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具体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根本性问题上来谈,比如,高价彩礼、年轻人职场生态、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为基层减负等,这样的话即便“就理论谈理论”,也是学生能听懂且爱听的。
兰洋:很多大学生已是05后,这些学生往往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高度的嗅觉,掌握了海量的碎片化的知识,但未必能够对自我和世界作出深度思考。如果教师对理论的讲授、对案例的引用、对问题的分析停留于“知其然”的表象层次,很难面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视野和求知需要。只有进入“知其所以然”的深度思考空间,引导学生探索当下热点、社会现象、流行文化等背后的道理与规律,才能把马克思主义讲得通俗易懂,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增量。
比如,2024年11月,李子柒回归网络在国内外引发巨大关注,也成为学生热议的话题。借着李子柒的热度,我以专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角度分析李子柒热度背后的成因、经验与规律,聚焦“李子柒现象是不是成功的文化输出”这一命题展开讨论和辩论,让学生真正了解推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大意义、现实困难和实践路径。
主持人:从青年成长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在大学生应对学业压力、职业规划、社交困惑等现实问题中发挥切实指引作用?
兰洋:这些年,我收集了不少学生的困惑。比如,有的学生问:“我是i人还是e人?网络对我的性格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就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自我。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关系中,个体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更清晰地认识和优化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形成更加准确的自我画像。还有学生说:“我不了解现在行业发展的趋势,怕作出错误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发展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这时,思政课教师可以教给学生马克思主义分析社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分析社会的基础上,设定清晰的短期目标和长期愿景,提前积累所需的知识体系和职业资源,通过不断积累量变,最终实现质变。
张家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课程内容并不只是学科理论,还有更多关于美学、生活、爱情、时事、择业、家庭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学生成长发展的一生。很多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方向。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理论鼓励学生从自我认知出发,明确自己的目标,并通过实践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而这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和社会实践达成。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自由发展”是一个过程,并且每个人的职业选择都应该基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比如,有的学生选择专业仅仅是为了“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忽略了自身的兴趣和发展潜力。通过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学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职业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它还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舞台。
牛子牛:马克思的理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回应当时工人的“工作压力、职业规划、社交困惑”问题,但其方式不是诉诸个体成功学,而是诉诸公共性制度设计。有时我们希望通过改变各种“观念”去解决学生的现实困境,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带领大家去探究个体困境的社会结构性根源。从这些问题出发,讲清楚这些道理,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因此,我常对学生说,当你焦虑时,马克思主义或许不能解决你的焦虑,但它至少能告诉你,你的焦虑不是你的错。与其什么都怪自己“不够努力”,不如多思考什么样的规则才是合理的、正义的,后者或许更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
主持人:当下社会思潮多元,如何润物无声地传播马克思主义,让同学们主动了解它?
张家惠:我发现,大学阶段不少学生对《资本论》《毛泽东选集》等著作有阅读兴趣,很多学生甚至在大一时就阅读过这些书,这就为组织青年马列经典读书会、理论宣讲团提供了可能。这些年轻人先分头学习完,再带着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聚在一起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从中获益。与此同时,他们还借助线下宣讲、线上直播等方式,让更多的青年了解马列经典、认识马列经典,进而热爱马列经典。
当然,走进马克思的思想世界,不仅仅是要“回到马克思”,原原本本地读原著、悟原理,还要“重解马克思”,根据已经变化的时代背景,思考和回应这个时代的问题。因此,我会与生活紧密结合、与时代紧密结合,以解决问题为推手,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走访调研的方式推动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了,才能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着。
牛子牛: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在课程中让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思潮正面对话、理性论辩,最能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我经常鼓励大学生们找实习、做兼职,了解真实的经济政治世界是如何运转的,这不仅是为了求职,也是为了在干中学。对于学习马克思主义最有帮助的实践活动,就是扎扎实实地投入到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去。
主持人:面对大学生在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时遇到的诸多问题,您有什么“秘籍”可以帮助他们跨越障碍?
兰洋:研读经典著作是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精髓要义、提升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的一条捷径。当然,年轻的大学生在研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读不懂、悟不透的困难。在我看来,文本选择直接关系到研读的效果,必须综合考虑教师的能力、学生的兴趣、文本的可读性和现实的指向性。近几年,我会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主题,选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述世界历史与国际关系的文本,如《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俄国沙皇政府的对外政策》《帝国主义论》等,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并以此为视角结合现实,从动力基础、力量对比、制度模式、本质特征等方面为学生解读当今世界变局的本质特征与发展趋势。
牛子牛:一些学生之所以认为马哲难,往往不是因为教材深,而是因为他们要背诵大量脱离了问题意识和现实语境的词句,然后拿去应试。为了帮助年轻大学生跨越“门槛”,我有以下几个建议。第一,教师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讲出来。比如,讲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讲主次矛盾相互转化,就要讲毛泽东写作《矛盾论》的历史语境、讲中苏关系、讲中国革命在世界革命中的位置,讲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第二,解除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课程的晦涩感,关键在于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带领学生“死磕原理”,允许学生刨根问底,从中深化他们对基本原理的认识,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召力。第三,寻找每个人生活中的“马克思时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最具现实感、时代感的哲学,研究的是现实生活问题,要在生活中“亲证”。也许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一个“马克思时刻”,多年前死记硬背的一句马克思名言突然击中了当下的生活体验,让人大呼绝妙。因此,学生要留意这样的时刻,教师也要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激发这样的时刻。
(本文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许子威、记者许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