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5年,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在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看来,这5年,我国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在这成效最突出的5年,越来越多的青年站上了美丽中国建设的舞台:青年环保铁军频频出征,站在了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线;蓝天保卫战科研攻关国家队中,超过八成是青年;2015年实施的新环保法,不仅长了牙,更让社会组织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渠道参与环境治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展望了2035年的图景,那时,我国将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这对有志于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将开创青年干事创业的新领域。
建设美丽中国的青年行动者
一场蓝天保卫战,把不同专业的青年聚在了一起。
在“十三五”追霾的攻关团队中,有2903名科技工作者加入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共同探究重污染天气的成因。而参与攻关项目的科研人员中,45岁以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
一大批青年科研人员在这项跨领域、跨地域、跨年度的研究中迅速成长,成为科技治霾的一线主力军。
在保卫蓝天中成长的还有一家民间环保组织的负责人赵亮和他的团队。这个成立于2014年的环保组织,一直密切关注着汾渭平原的空气污染治理。2018年,汾渭平原被列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区域,是蓝天保卫战“主战场”之一。
对赵亮这位有环境相关专业学习经历的80后来说,这5年,也是和团队更深刻参与美丽中国建设的5年。
赵亮回忆说,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是个转折点,既为公众参与环保监督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保障,也让大家对环境治理的理解上了一个新高度。
各方的变化也在这几年开始显现。那些过去认为社会环保组织“找茬儿”的企业,开始打开大门迎接监督。2019年6月,一家钢铁企业邀请赵亮的团队和当地公众代表到企业交流。这之后,更多企业主动联系赵亮,“欢迎社会组织与公众来找问题,加以整改”。
在西北政法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主任丁岩林教授看来,解决环境问题有多种方式,社会组织能通过专业化和更加富有建设性的参与,与政府、企业等建立多维度的互动机制,从而形成合力。
社会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法律团队负责人刘金梅发现,社会环保组织发展至今,越来越多专业背景的青年愿意加入,“已经不仅是作为监督者的角色”。
赵亮也看到了当前环保组织功能与角色的变化:从协助环保部门的“补位”者变为重要参与者。赵亮说,未来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和团队的专业性,组织更科学,团队结构更合理,才能在推动环保进程中发挥更大价值。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年轻人干事创业的新领域
走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最大的5 年,投身生态环保也成为一些年轻人创业、就业的选择。用吉林通榆县环保志愿者协会万晓白的话来说,这5年,她的事业越来越被周围的人认可。
2005年,这名80后放弃城市生活,接过父亲手里的治沙任务。在科尔沁草原治沙10多年,她的朋友圈签名始终未改:为了孩子的身心未来。
万晓白“拯救科尔沁5万平方公里沙地的梦想”,在去年有了一些回响:科尔沁沙化的草原有了绿色的模样,沙地的面积正逐步缩小,降至4.23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我们在基层实践中的治理思路,和《建议》里提及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是一致的。”
更多当地年轻人加入万晓白的团队。“有专业背景的年轻人,提升了治沙的专业性。”在万晓白看来,现在,这份守护土地与家园的工作“被人理解与认可”。
赵亮也发现,团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90后成员逐渐成熟,00后实习生也陆续报到, “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治理正在成为一种职业选择”。
而“自然之友” — —这个我国最早成立的民间环保组织,也拥有了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团队成员。
90后盛凯从大学时期就开始参与环保,在毕业后由志愿者转变为从事生态保护的全职公益人。护鸟3年多,盛凯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边的候鸟、关心鸟类救助工作,“护鸟的氛围变化很大,监督举报的人多了,自愿拆除鸟网的人多了”。
在他看来,无论是此前有关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订,还是近期公布的两万多字的《建议》,都给青年环保人更多的干事机会,“让保护候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有法可依,让监督工作有了制度保障”。
同行者众多,美丽中国人人都是行动者
面对又一个5年规划的新起点,青年环保人发现同行者众多,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没那么遥远”。
“每一双眼睛、每一部手机都可能是守护蓝天的武器。”在赵亮的观察里,“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在2015年正式上线后,更多人能更充分地监督环境问题,“不仅能知道检测结果是否达标,还能全过程参与”。公众关注的环境范围也从眼前的村庄或小区逐步扩展到某个区域或流域,“可能内陆一个小城镇里的人,也开始关注海底生物的生存状况”。
公众的认可与支持让越来越多的社会环保组织“不再孤军奋战”,也让环保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有了更大空间。
青年企业家徐胜杰在创业中,见证了环境保护“从社会关注度低发展到全社会高度重视”的阶段,他投身的防腐产业在这些年已发展成地方支柱产业。在他的集团里,有环保专业背景的青年人才占比达38.5% ,“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把越来越多的青年吸引进环保行业,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就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今年年初的一场微博访谈得到1500多万人的关注和参与似乎可以说明这种趋势,当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加深,包括“自然之友”在内的几家社会组织和环保组织共同讨论“野生动物吃与不吃”等话题。“我们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关注。”在刘金梅看来,公众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层面、广泛程度较之前已有深刻改变。
全民环保的绿色风尚正进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近年来,四类环保设施开放单位已达到1239家,累计参访公众达400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3年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近两万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约15亿人次。
在丁岩林看来,环境治理的全民行动体系正在慢慢形成。
更多的声音正由中国青年向外发出。万晓白去年参加青年气候峰会,面对来自全球的青年代表分享了中国草原的治沙经验。在赵亮看来,中国民间的环保故事“以前是讲给你听,现在变成要讲给世界听”。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来源:中国青年报